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特点,特别是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性问题,近十几年来人们尤为关注。早期比较多的研究认为,独生子女具有与非独生子女不同的特点,既表现在身体状况、智力水平方面,也表现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一种比较普遍的结论是:独生子女在身体状况、智力水平方面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则不如非独生子女。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的多数研究则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个性心理和行为上并不存在像人们普遍担心的那种差异,从各类资料的比较来看,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体差不多,二者没有大的差别。对此问题怎么看?最近,记者走访了多年从事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的华中理工大学社会学系的风笑天教授。
记者:风先生,究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有没有差异?
风笑天:我认为独生子女是一个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特征的整体概念,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随着年龄和社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从年龄来说,在3岁—18岁这一年龄段中,二者的差异大体上呈现出年龄越小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越大的趋势;从社区来说,则呈现出农村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比城市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更大这样的特点。
纵观18年来国内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那些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有差异的研究,大多发表在80年代早期(1980年—1984年),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3—6岁的幼儿身上,只有部分研究涉及到7—12岁的学龄儿童,很少有以13—18岁的青少年为对象的研究。相反,那些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的研究,则主要发表在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1985年—1997年),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7—12岁的学龄儿童,还有一部分涉及到13—18岁的中学生和大于18岁的青年。
这一研究成果启示:年龄这一变量在决定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性上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从我自己所做的几项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似乎更趋向于这样一种结果:即在学龄中期和青年初期(11—18岁)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不同之处也越来越少。换句话说,年龄越小的儿童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越大,不同之处越多;随着年龄的增大,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不同之处越来越少。尤其是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几乎完全消失。
记者:对于这一结果,请您从理论上解释一下。
风笑天: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各种不同的社会化因素,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重要程度不同,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不同。年龄越小,父母、家庭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和作用越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父母是影响孩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进入中小学,与社会接触的范围扩大了,加上青春期心理的变化(独立性要求、逆反心理),他们开始和父母及成人疏远、隔离,向同龄群体靠拢。此时,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媒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而父母和家庭的影响相对变小。并且,前者对所有儿童来说是一种相同的环境,而后者对每一个儿童来说却是不同的环境。即每一个孩子所面对的父母和家庭的差别相对要大一些,而他们所面对的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则是相同的或是相似的。学校、同辈群体和各种大众传媒给独生和非独生儿童营造了一种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环境。正是这种后期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一致性、共同性,逐渐地洗磨掉两类儿童早期主要由于前者的不同所导致的差别。当然,家庭与父母的影响在某些特殊的方面,如期望、安全等依然对独生子女的特点有较大影响。
记者:请您再具体地分析一下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是怎样影响两类儿童之间差异性发生变化的。
风笑天:在婴幼儿时期和学龄前期,儿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社会化的影响非常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在这一时期特别贴切。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结构、规模与非独生子女家庭有很大差别,同时也由于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抚育永远只有“第一次”,因而在这一时期中,独生和非独生儿童所受到的教育和影响差别较大,他们所形成的性格习惯、所表现的行为特点等等,差别都比较大。许多对学龄前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所得出的结果,都说明了这一点。
随着儿童跨入小学校门,由于学校这一强大的社会化因素的加入,家庭的影响力开始分化。“老师的话就像圣旨”,这句话形象地反映出学校对学龄阶段儿童的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力。而学校的环境、活动、生活对所有儿童来说又是高度一致的,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他们在学校中所受到的各种规范的要求和各种教育活动的影响是同样的。正是这种高度的一致性、同样性,开始慢慢地消磨两类儿童早期所形成的明显差异,开始填补他们各自因家庭环境不同所形成的各种空白和缺陷。可以说,学校是使这两类儿童由不一致向比较一致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
与学校教育紧密相连的另一个社会化因素是同辈群体,也是导致两类儿童之间差异缩小的重要催化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一个根本差别就在于他们没有兄弟姐妹。然而,当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各种情况在不断发生改变:一方面是同龄伙伴越来越多,与同龄伙伴共同参与的活动越来越多,相互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与同龄伙伴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与同龄伙伴之间的交流和关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儿童的年龄也在增长,视野在扩大,活动内容在增加,同龄伙伴对儿童行为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家庭父母的影响则在相对减小。所有这些使得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整体影响在学校和同龄群体的整体影响下进一步削弱。
此外,大众传媒的影响也是导致两类儿童差异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对大众传媒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一代独生子女儿童正是伴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可以说,当今的大众传媒也给两类儿童营造了一种无形的共同学习、生活的环境。各种大众传媒无论在形式上、内容上、效果上都没有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区别对待”。
正是上述各种共同的环境,更多地培养了八、九十年代儿童的整体特征,而不是某一类儿童的特殊特点。因此,许多被人们认为是独生子女所具有的特点,实际上是这一代儿童区别于其他时代儿童的整体特点。
记者:对这一代儿童,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风笑天:与我国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这一代独生子女,深深地带着近20年来时代的烙印。我们一方面要尽可能科学地、全面地认识他们的整体特征,客观地评价他们的发展状况,不要过分地为他们在早期所表现出的与其他儿童之间的某些差异和问题担忧。另一方面,要努力从急剧变化的我国社会中,去找寻、发现和改变那些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去营造培养一代新人的良好社会环境。